·备选方案: | 两种以上的可供选择的可行方案,供决策者选择其-。 |
·基准对照系统: | 与正在研制的新系统的设计、使用及保障特性最为接近的现役使用系统或分系统的组合。 |
·费用和使用效能分析: | 对一组满足使用需求的备选方案的费用和使用效能进行逐一分析,通过分析提供备选方案及其相关
工程项目估计费用和使用效能方面信息,评价完成某项任务时费用和使用效能间的相互影响。 |
·功能分析: | 将任务需求分解成能适用于解决问题的功能。 |
·任务范围分析: | 在任务范围内对指定的任务职责进行连续分析,以明确目前和将来在满足基本任务要求方面的能力
上的缺陷,并确定通过采用更有效的系统来解决这些缺陷,以提高能力和减少费用的方法。 |
·任务剖面: | 按日历时间年月次序描述的装备有效期内可能出现的并与该系统的寿命和各种能力/性能有关的各
种重大作战使用、事件、功能、情况的非环境参数。其覆盖范围从装备工厂验收到装备有效期结束前的
各种正常、意外和应急使用方式。
任务剖面分为“作战使用任务剖面”和“保障任务剖面”两部分。 |
·作战使用任务剖面: | 从装备发给使用单位直到消耗/报废期间内影响装备的各种条件、周围环境和其它影响因素的一种
描述。 |
·保障任务剖面: | 从工厂验收到使用单位,再从使用单位返回贮存、修理、再重新发到使用单位这段时间内影响该装
备的各种条件、周围环境和其它影响因素的-种描述。 |
·环境剖面: | 与任务剖面规定的各种作战使用、事件、功能、情况和参数有关的具体自然环境和诱发的各种正常
和最恶劣环境的一种说明。 |
·任务需求: | 建立在任务分析基础上,明确现有或计划的系统/设备不能圆满地解决的质量和数量上缺陷的总体
论述。 |
·装备系统: | 供作战使用和供作战保障使用的系统。即用于摧毁、挫伤、击败或威胁敌人的系统。它包括基本的
装备项目和所有有关的设备、保障设施以及对该系统进行操作和维修所需的人员。 |
·使用要求: | 用户制定的经确认的需求,它提出完成任务范围的缺陷,所涉及的威胁,显现出的技术途径或系统
改进及费用等。 |
·使用效能: | 系统在预定的组织、条令、战术、威胁环境中使用时,完成任务的程度。 |
·作战使用试验与评价: | 为估计系统的军事效用、使用效能和使用适用性及任何改型需求而进行的试验与评价。试验工作由
预期使用和维护该系统的典型而合格的使用和保障人员在尽可能真实的使用环境中进行。 |
·战备完好性: | 军事系统接到作战命令时,实施其作战计划的能力。它是在编实力、产品可用性、保障性等的函数。 |
·作战系统战备完好性: | 作战系统平时和战时使用率条件下,遂行所承担的全部作战任务的能力。 |
·装备系统战备完好性: | 简称装备完好性。装备系统在平时和战时使用率条件下,遂行所承担的全部作战任务的能力。 |
·参数费用估算: | 是系统费用估算法一种,采用历史性费用和其它工程项目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式进行系统费用估算
的方法。又称自上而下费用估算法。 |
·舰船能执行任务率: | 舰船至少能执行一项规定任务的日历时间与其总日历时间的百分比。总日历时间是在某一期间指定
的系统处于作战部队控制下的总日历时间。 |
·能执行满任务率: | 多任务系统能够执行全部规定任务的日历时间与其总日历时间的百分比。 |
·能执行部分任务率: | 多任务系统至少能够执行一项但不是全部规定任务的日历时间与其总日历时间的百分比。 |
·不能执行任务率: | 系统不能执行规定任务的日历时间与其总日历时间的百分比。 |
·系统战备完好性目标: | 按平时和战时的使用率,评价系统承担并持续执行一组规定任务的能力的准则。系统战备完好性度
量示例有:战斗出动率、平时的能执行任务率、使用可用度、资源准备完好率和战备完好率等。 |
·暂行 A0门限值: | 在系统暂定的作战使用环境中,对付预期的威胁所希望的装备 A0水准或范围。 |
·初步 A0门限值: | 满足 A0暂行门限值要求的技术和保障上可行的初始研制系统方案的 A0值水准。 |
·A0门限值: | 系统部署时要求达到的系统设计特征和保障计划和资源必须满足的系统 A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