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测试法: | 在一个测试点独立地连续录取该点所需全部样本的一种静态测试方法。 |
循环测试法: | 从被试品测量范围上限(或下限)测试点开始,按照测试点数值的大小顺序下降(或上升),达到下限
(或上限)测试点后再依次上升(或下降),最后再回到原来测试点进行静态测试的的一种方法。 |
阈值: | 被试仪器或传感器能够显示或输出的被测量最小值。 |
起动风速: | 机械转动式风向或风速传感器的阈值。 |
百叶箱: | 安装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并使其免受太阳直接辐射,而又保持与外界适当空气交换的白色百叶式箱
体。 |
标准百叶箱: |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使用的百叶箱。 |
防辐射罩: | 安装温度、湿度传感器或敏感元件并使其免受太阳直接辐射,而又能保持与外界空气适当交换的装
置,有强制和自然与外界空气交换两种。 |
饱和盐试验法: | 将湿度敏感元件安放在饱和盐容器或试验箱的液面之上,以饱和盐水溶液面上的理论湿度值作为约
定真值进行湿度静态测试的方法。 |
饱和盐容器: | 盛制饱和盐水溶液的玻璃器皿或其它容器。当容器密封后,其内部空间的水汽压逐渐与饱和盐液面
上的水汽压平衡,最终达到与所用盐液面的水汽压相对应的湿度条件,用于校准测湿敏感元件。 |
饱和盐试验箱: | 用各种盐的饱和水溶液控制不同湿度测试点的湿度试验箱。 |
世界气象组织(WMO)标准通风干湿表: | 世界气象组织从 1985 年起在各成员国推广使用的一种通风干湿表。该表作为湿球温度不低于 0℃
时空气湿度测量的标准器,兼作气温测量的标准器,并以此干湿表作标准确定其它干湿表系数(A 值)。 |
亮度对比: | 目标物的亮度与其背景亮度之差与背景亮度之比值。 |
对比阈值: | 又称视觉对比感阈,人眼能察觉到的最小亮度对比,指目标物从背景中开始消失时的亮度对比值。 |
气象光学视程: | 色温为2700K的白炽灯发出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
白天气象能见度: | 相对于雾、天空等散射光背景下观测时,一个安置在地面附近适当尺度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
认出的最大距离。 |
夜间气象能见度: | 假想总体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的水平,适当尺度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认出的最大距离,或中
等强度的发光体能被看到和识别的最大距离。 |
消光系数: | 色温为 2700K 的白炽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经过大气中单位距离的路径损失的那部分光通量。 |
发现距离: | 能见度目标物处于“模糊可见”光学状态时的距离,此时观测员观测目标物与背景的亮度视觉对比
感阈为 0.05。 |
消失距离: | 能见度目标物处于即将消失光学状态时的距离,此时观测员观测目标物与背景的亮度视觉对比感阈
为 0.02。 |
水面相对湿度: | 相对于水面饱和水汽压的相对湿度值。 |
冰面相对湿度: | 相对于冰面饱和水汽压的相对湿度值。 |
露池温度: | 露点式氯化锂湿度元件测量时的内部温度值,与所测露点温度有一定的函数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