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检飞: | 目标机按规定航线飞行,对雷达主要战术性能进行检验。 |
受检雷达(被试雷达): | 提交检飞的雷达。 |
目标机: | 雷达检飞时,作为雷达检飞目标的飞机。 |
干扰飞机: | 雷达检飞时,施放各种干扰的飞机。 |
飞行架次(检飞架次): | 雷达检飞时,目标机按规定航线完成起飞和降落的次数。一架飞机起飞和降落一次,计为
一个飞行架次。 |
飞行航次: | 雷达检飞时,目标机按规定航线完成一次飞行,称为一个航次。一个飞行架次可以包含
若干航次。 |
有效航次: | 评定检飞结果时,参与数据处理的航次。 |
航路参数: | 目标机相对于受检雷达的高度、距离、方位、航路捷径等参数。 |
航路捷径: | 受检雷达到航线在地平面上投影的垂直距离。 |
径向飞行: | 目标机按航路捷径为零的航线等高飞行。 |
发现距离: | 在规定的条件(如典型目标、发现概率等)下,雷达以规定的方式扫描,发现目标的距离。
非针状波束的探测距离见GJB 74.2的3.1.2.1.2.4。 |
跟踪距离: | 在规定的条件下,雷达能够连续稳定跟踪目标的距离。 |
跟踪精度: | 雷达跟踪目标时,目标坐标的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的统计值。本标准采用系统误差(以平均
误差表示)和随机误差(以标准误差或中间误差表示)来表示。 |
平均误差: | 等精度测量的-次差的平均值。
|
标准误差: | 各次等精度测量的-次差与平均方根值
|
中间误差: | 它是这样一个数,绝对值比它大的误差与绝对值比它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一样大。
|
一次差: | 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
独立系统误差: | 与航向无关的系统误差。 |
从属系统误差: | 与航向有关的系统误差。 |
加权平均: | 在不等精度测量中,各测量结果与表示其可靠程度的权(非负值)之积的代数和,除以权
的总和。
|
标准设备: | 用于精确测量目标坐标的设备。 |
置信区间、置信水平(置信概率): | 对于总体参数θ进行区间估计时,如果对预先给定的很小的概率a,能找到一个区间(θ1、θ2
)使得P(θ1<θ<θ2)=1-α...................................... (6)
那么称区间(θ1、θ2)为参数0的置信区间;1—α称为置信水平或置信概率,α称为显著性水平。 |
自卫距离: | 在于扰情况下,雷达检测到有源干扰的强度与目标信号强度相等时的作用距离。 |
雷达反应时间: | “搜索-跟踪”,火控雷达,从搜索雷达第一次发现目标起到跟踪雷达输出有效诸元为止所
需的时间。它是武器系统反应时间的一部分。 |
截获跟踪时间: | “搜索一跟踪”火控雷达发现目标后,从下达跟踪该目标的指令起,到雷达输出该目标的有
效诸元为止所需的时间。 |
目标转换时间: | “搜索-跟踪”火控雷达跟踪某一个目标时,从下达跟踪另一个目标的指令起,到雷达输出
该目标的有效诸元为止所需的时间。 |
距离录取区间: | 在雷达发现距离的检飞中,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所划分的等概率距离范围。 |
时间录取区间: | 在雷达跟踪精度检飞中,按误差变化平稳性的程度,把整个录取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间
间隔,此间隔即为时间录取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