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标准信息

全文阅读 全文下载 章节阅读

基本信息

GJBz 20233-94
军用地面气象仪器气候环境极值
Climaticenvironmentextremeformilitary surfacemeteorologicalinstruments
1994-09-16
1995-03-01
有效
陈佳梅;阎书源;董双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气象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定军用地面气象仪器环境条件时所使用的气候环境极值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在我国地面上使用的军用地面气象仪器,民用地面气象仪器亦可参照使 用。
【与前一版的变化】

包含术语

1气候环境由气候要素形成的情况或条件,属自然环境的一个因素。
极端地区气象要素极值的全国最高值或最低值出现的地方(军事行动难以到达的个别山峰或记 录奇异的个别孤立地方除外)。
时间风险率某气象要素在严酷月出现不小于或不大于某特定值的小时数占应有记录总小时数的百 分率。
4预期暴露期军用设备的设计预期使用年限。
5再现风险率在预期暴露期内,某气象要素极值不小于或不大于某特定值的事件出现一次的概率。
记录极值某测站正式记录到的气象要素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全国记录极值全国范围内各测站记录极值中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工作极值依据某个测站某气象要素严酷月的逐时资料和时间风险率确定的,该气象要素的保障 设备正常工作的临界值。
全国工作极值全国范围内各测站工作极值中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0承受极值依据预期暴露期和再现风险率确定的,在某个测站设备不发生不可逆损坏的气象要素 的临界值。
全国承受极值全国范围内各测站承受极值中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工作条件气象要素在一段时间内的保证设备正常工作的临界的连续变化(日变化、持续变化等), 或该临界连续变化和工作极值,或承受极值。
承受条件气象要素在一段时间内的保证设备不发生不可逆损坏的临界的连续变化(日变化、持 续变化等)。

引用文件/被引文件

军用设备气候极值

相关标准

军用小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常规兵器定型试验方法反坦克导弹系统 环境试验
常规兵器定型试验方法地面压制火炮
常规兵器定型试验方法微光夜视仪器
常规兵器定型试验方法观测仪器和瞄准镜
核爆环境中舰艇毁伤等级的划分
军用航空轮胎试验方法
通风服及其地面气源的医学要求
军用轮胎式装载机设计定型试验规程
军用轮胎式装载机设计定型试验规程试验方法

包含图表

表1高气温全国工作极
图1全国671个测站高气
高气温全国工作极值
高气温全国工作极值
高气温全国工作极值
高气温全国工作极值
图2全国671个测站低气
表6低气温全国工作极
表7出现限定低气温的
3承受极值
3承受极值
表12高绝对湿度全国工
图3全国517个测站高绝
表13与高绝对湿度全国
表14各时间风险率不同
表15与高绝对湿度全国
表16低绝对湿度全国工
表17低绝对湿度全国0.
表18低绝对湿度全国承
表19低绝对湿度全国承
表20高温下高相对湿度
表21高温下低相对湿度
表22稳定风速全国工作
表23稳定风速全国承受
图4全国567个测站稳定
表24瞬时降水强度全国
图5全国671个测站瞬时
表25我国降水强度极值
表26低气压全国工作极
图6全国160个测站高气
图7 全国160个测站低
表27我国气压记录极值
图8全国170个测站高密
表28高密度全国工作极
表29高密度全国工作极
表30低气温全国工作极
图9全国170个测站低密
表31低密度全国工作极
表32低密度全国近海平
表33与低密度全国近海
表34低密度记录极值及
表35低密度记录极值及
表36高气湿全国工作极

标准反馈


  • 问题类型:
    反    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