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一版的变化】
|
本规范与 HB 5430-1989 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a) 删除了 ZG1Cr12Ni3Mo2Co2V 离心铸件材料牌号与相应的技术要求;增加了 ZG3Cr13、
ZG2Cr17Ni3、ZG1Cr12Ni3Mo2Co2VN、ZG1Cr18Ni10Nb、ZG0Cr14Ni5Mo2Cu 熔模铸件材料
牌号与相应的技术要求,并规范了部分材料牌号的表示方法;
b) 对于 ZG2Cr23Ni11W3 提高了化学成分中铬含量的下限值,降低了碳含量和铌含量的上限值,
删除了钛含量的规定,并取消了该材料铸件淬火状态及其相应力学性能指标,增加了铸态拉伸
性能、布氏硬度和持久性能指标;
c) 加严了部分牌号铸件中硫、磷含量的要求;
d) 明确了铸件供应状态;
e) 力学性能试样中用半成型试样取代了楔形试样;
f) 更正了 ZG0Cr19Ni10Nb、ZG1Cr19Ni12Nb 的硬度表示符号;修正了 ZG0Cr16Ni4Cu3Nb 在
590℃~600℃时效后的断后伸长率(δ
5
)和截面收缩率(ψ)指标;
g) 增加了 ZG0Cr16Ni4Cu3Nb 和 ZG0Cr14Ni5Mo2Cu 附铸试样和铸件切取试样的部分力学性能指
标允许降低的规定;
h) 将马氏体型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耐热钢铸件的预备热处理制度与铸件补焊、校正后的热处理制
度纳入到相应的铸件热处理标准中;
i) 铸件热处理工艺中的温度参数统一改为温度范围表示;
j) 补充了对铸件各类别的说明,进一步明确了铸件类别和检验级别的关系;
k) 删除了原标准中关于标准参考射线底片规定的附录 A,改为直接引用相应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