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标准信息

全文阅读 全文下载 章节阅读

基本信息

GJB 5838-2006
军用核材料实物保护准则
Criteria for physical protection of military nuclear material
2006-10-20
2007-01-01
有效
宓培庆;马艳钦;李筱珍;李国青;郭建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全国军用核材料管制办公室;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兵种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GJB 832A-2005>核武器标准>核武器标准(XFL 1900)
核材料;实物保护;保护区;突发事件;保护系统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军用核材料的实物保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受管制的军用核材料的实物保护,民用核材料的实物保护也可参 照使用。
【与前一版的变化】

包含术语

军用核材料本标准所指的军用核材料包括: ——铀-233、铀-235 富集度大于或等于 20%的高浓铀,含高浓铀的材料、制品和部件; ——钚-239、含钚-239 的材料、制品和部件; ——氚、含氚的材料、制品和部件; ——锂-6 富集度大于天然丰度的浓缩锂,含浓缩锂的材料、制品和部件; ——有明确军用目的的低浓铀、天然铀、贫化铀材料、制品和部件; ——其他需要管制的军用核材料。 经批准转为民用的核材料除外。
实物保护为防止或阻止个人或团伙抢劫、盗窃、非法转移核材料,或破坏核设施、核材料所采取的方法和措 施。
实物保护系统由探测、延迟、反应三部分组成的,防止或阻止个人或集团抢劫、盗窃、非法转移核材料,或破坏 核设施、核材料所采用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
实体屏障栅栏、围墙或能提供入侵延迟和辅助出入控制的类似障碍物。
报警传感器或传感器系统被触发或激活后发出的警告,通常由声和(或)光信号提示,它可能是真实报警, 也可能是误报警或噪扰报警。
报警装置能对入侵建筑物、保卫区域或异常事件发出声和(或)光报警信号的装置。
误报警由传感器设备内部产生尚未查明的报警。
误报警率单位时间误报警次数。
噪扰报警排除入侵攻击,由已知的外部因素(例如,风、闪电、打雷等)引起的入侵探测传感器发出的报警。
扰乱以一种未经批准或未申报的方式,破坏封隔和(或)监视或其他核保障设备完整性的一种干扰。
复核评价 由警卫或电子系统确定报警的起因和威胁的程度。用于评价信息的可信性、可靠性、相关性、准确 度或有效性。
保卫控制中心报警控制中心 提供完全而连续的探测、报警、监视、复核、出入口控制,并与警卫、设施管理部门和有关反应人 员保持联络的设施。
纵深防御实物保护系统设计中使用的概念,其设计要求是:敌人要想实现其目标必须突破或绕过多重不同的 或类似的障碍物。
均衡保护能够提供抵御所有可能路径的所有威胁的保护措施。不管敌人从哪个路径入侵,穿过屏障的最短时 间是相等的,而且探知穿过屏障的最小概率也是相同的。
设计基准威胁潜在的内部和(或)外部敌人的属性和特性,这些人可能试图擅自转移核材料或进行破坏,因此要根 据这一背景来设计和评价实物保护系统。
警卫承担守卫、巡逻、监视、复核、护送任务或运输保卫、控制出入和(或)提供最初反应的人员。
内区在保护区内,周围有多道实体屏障,内有Ⅰ级核材料,始终受到严密监视的区域。
保护区在控制区内,周围有两道实体屏障,始终受到(警卫或电子装置)监视的区域,通常该区有Ⅱ级核材 料。
控制区周围有一道实体屏障,进出该区的人员或车辆受到控制的区域,通常该区有Ⅲ级核材料。
保卫区域包括控制区、保护区、内区等需要特别保护和控制出入的区域。
隔离带实体屏障内部或外围的特定地带,其内部没有能够隐藏或掩蔽人体的物体。该区域通常位于两道栅 栏之间。
入侵探测由警卫或由传感器、传输系统和控制主机组成的系统,用以探测入侵者,并引发报警。
巡逻警卫执行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实物保护各组成部分的职责。
反应部队有适当装备并受过训练用以对付试图非法转移核材料或破坏行动的现场或现场外武装人员。
破坏针对核设施或使用、贮存或运输中核材料采取的任何蓄意行动,这种行动造成的辐射照射或放射性 物质的释放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员健康和安全以及危害公众和环境。
出入口控制系统采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探查、识别、处理相关信息并驱动执行机构动作和/或指示,从而对目标在 出入口的出入行为实施放行、拒绝、记录和报警等操作的设备(装置)或网络。
监视为了监测核材料或其他物项的移动,探查对封隔的干扰以及对核保障的装置、样品和资料的扰乱, 通过视察员和(或)仪器的观察收集有关资料的活动。
军用核材料许可证持有单位依照有关法规的要求被批准持有核材料及其许可证的单位。

引用文件/被引文件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相关标准

军用小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绝热材料低温稳态热导率测试方法
绝热材料中低温稳态热导率测试方法
固体材料室温至800℃平均比热容测试方法
固体材料60~22773K 比热容测试方法
固体材料60 ~370K 比热容测试方法
固体材料线膨胀系数测试方法
军用航空轮胎试验方法
军用轮胎式装载机设计定型试验规程
军用轮胎式装载机设计定型试验规程试验方法

包含图表

军用核材料实物保护等

标准反馈


  • 问题类型:
    反    馈: